帳號:
密碼:
 
法海點滴 宗義與見地 大小乘說宗義者
大小乘說宗義者 閱讀人次:27248
 
 
  一般而言,有部與經部宗,被稱為是「小乘說宗義者」;唯識宗以上,則稱「大乘說宗義者」。大、小乘說宗義者,有何差異?何以如是區分?

 
何謂「宗義」、「說宗義者」?

 
  宗義,藏文為「竹踏」(音譯),意指「研習經論後,依循著經教和理論的路徑,宣說基道果三者在各自思想體系如何成立的道理。」也就是,閱讀、分析許多經論與正理後,所形成的「結論」。這是一種肯定的結論,確定「這就是最究竟的!」此即宗義。這個內心的確定,不必現證,只要內心想「這件事的情況就是這樣。」就行了。

 
  「這件事的情況就是這樣。」是什麼意思呢?此處之「事」,並非一般講「桌子長這樣」、「房子該這麼蓋」,而是指「走向佛地的方法與道路」。

 
   至於說宗義者,則是抱持某一宗義而宣說的人。一般而言,說宗義者與(大乘或小乘)佛教徒,意思相同。

小乘說宗義者 大乘說宗義者

  「大、小乘說宗義者」一詞,是大乘說宗義者使用的名相(名詞、名稱)。而小乘說宗義者,不但不會承認對方為大乘說宗義者,甚至認為「大乘宗義」根本非佛說!

 
  於此情況下,如果有人只承許補特伽羅無我而不承許法無我,或者認為沒有比補特伽羅無我更深細的見解存在,對於這樣的說宗義者,大乘說宗義者會稱他們為「小乘說宗義者」。因此,使用「小乘說宗義者」這個名詞的人,是大乘說宗義者。

 
大乘行者 小乘行者

  在「道的實修」上,以「解脫」為主要目標者,稱之為「小乘行者」,主修「補特伽羅無我」;道的實修上,以「一切種智」做為主要目標者,則稱之為「大乘行者」,主修的是「法無我」。

 
「大乘行者」不一定就是「大乘說宗義者」,反之亦然。

  所謂「大乘說宗義者」,並不代表他們所實修的一定是大乘法,也許見解上他們主張唯識宗或中觀宗,但實修上,卻可能是一位小乘行者(小乘行者持大乘宗義)。龍樹菩薩曾說過,「證空慧」這種中觀見地,小乘行者也需要。

 
  因此,以解脫為主要目標的小乘行者之中,有些人卻以觀修中觀見地為主(小乘行者持大乘宗義)。同理,小乘說宗義者之中,亦有「大乘行者」(大乘行者持小乘宗義)。

 
  由此可知,「大乘行者」與「大乘說宗義者」是不一樣的。因為,大乘說宗義者,有可能是小乘的實修者,而小乘說宗義者,也有可能是一位大乘行者。因此,所謂「大、小乘說宗義者」,是由「宗義的見解」來區分,而不是就「道的實修」劃分。

 
  若你對著小乘說宗義者說:「你們是小乘說宗義者!」他們可能會生氣喔。有一次,法王說,不應稱他們為「劣乘」。這句話的意思是,不應該從「見解」的角度來評斷對方為「劣乘」。

 
  然而,若從「道的實修」來看,小乘行者,會承許自己的確是小乘。

 
  換言之,小乘說宗義者,承認實修道路上是有大小乘之別,不過,若你直言:「你們是小乘、劣乘說宗義者!」因為此話有「你們的見地比較差」的意思,所以法王才會說,這樣的名詞,不應該用,因為它傷害了對方。

 
菩提心不是區分大小乘佛教徒的標準

  導師釋迦牟尼佛傳法,共三輪。三法輪之中,第一轉法輪,為大小乘佛教徒所接受;第二轉法輪與第三轉法輪,小乘佛教徒不認同,唯大乘佛教徒才能接受。

 
   何以如此區分?主要是根器有別。菩提心廣的方面來說,大家都能認同,如大悲心、慈心、菩提心、菩薩行...等,小乘佛教徒都能接受,但他們就是沒有辦法接受勝義諦或深見等那麼深刻的道理。

 
  因此,大小乘佛教徒的區分,是從「見解」上區分,而不是由廣行上有沒有修菩提心來區分。

  有時候,我們會誤解大小乘佛教徒的區分是由大悲心與菩提心的有無來斷定。以為大乘佛教徒就是修菩提心與菩薩行,小乘佛教徒,則為解脫而修行。事實上,當我們區別小乘佛教徒與大乘佛教徒時,主要是從見解的角度來分,而不是從菩提心的有無來判斷。

 
  四部宗義,有毗婆沙宗、經部宗、唯識宗、中觀宗。毗婆沙宗與經部宗是小乘的宗義,唯識宗與中觀宗則為大乘宗義。因此,當我們說小乘佛教徒或大乘佛教徒,其實指的是小乘宗義或大乘宗義的意思。

 
   歷史上,無著菩薩持唯識見解,龍樹菩薩持中觀見,小乘佛教徒對他們兩位非常有意見,為什麼呢?他們不會說菩提心不對,只是對空性的見解有意見、不能接受。因此,小乘的佛教徒,不由菩提心而是由見解上來判定。釋迦牟尼佛開示第一轉法輪,即針對小乘佛教徒而說,他們的根器,比較差一點。

大乘宗義:二轉中觀 三轉唯識

  大乘的宗義,分成唯識與中觀。第二轉法輪是中觀,第三轉法輪,唯識出現。第二與第三轉法輪,主要針對大乘佛教徒的根器來開示。例如無著菩薩,他以解釋第三轉法輪的經典為主,此即唯識;龍樹菩薩,則視第二轉法輪為最主要的依據,即為中觀,唯有最利根本者才能接受。

 
  釋迦牟尼佛傳法之方式與次第,形成了後來小乘佛教徒與大乘佛教徒之別;或者說,有小乘宗義與大乘宗義的差異。三轉法輪,各有支持者,且相互指稱對方為不了義的見地,然實情為何?

第二轉法輪最究竟

 
  龍樹菩薩,一位大勇士般的修行者。一般人會覺得:「他怎麼連釋迦牟尼佛都敢糾正!自信的說這個是了義,那個是不了義,這個有問題,那個才是對的…」我們凡夫看龍樹菩薩如此區分佛陀所說的法,總覺得他太過份了!然而,若不是龍樹菩薩這樣解釋,我們還真抓不出佛語的精要啊。更何況,佛曾親自授記龍樹菩薩,再三叮嚀大家要跟隨龍樹,因此,我們必須跟著第二轉法輪的見解才行。

大家千萬不要認為龍樹的行徑太超過。事實上,他非常了不起!既有智慧又能不客氣的、很老實的、非常理智的判斷,十分偉大!如果沒有龍樹菩薩如此勇猛的行俓,我們現在就抓不到佛語的精要了!

 
  一般人也許會想:「既然佛陀親自講了那麼多法,只要照著第一轉法輪的法學習就好了嘛!看自己跟什麼法相應,就單單學習那個法就好了,不必說一定得學第二轉法輪。反正都是佛講的,我都隨喜就好了,隨因隨緣嘛!」

 
  這一點要小心!隨因隨緣,講的好聽,但事實上,是將自己智慧的能力扔到一邊,自廢武功!這樣是不對的。事實上,隨因隨緣,就是「用智慧」的意思,也就是,用智慧去了解隨因隨緣的道理,不要執著。隨因隨緣,不是隨隨便便!

 
  隨因隨緣真正的意思是,我不要執著,我要了解隨因隨緣的道理。要真正理解隨因隨緣的道理,必須了解空性。隨因隨緣,不是那麼容易理解的。我們必須用智慧判斷,然而要有智慧,必須學習最正確精要的內容才行。

 
  三轉法輪都是佛講的,這沒有錯。然而,懂了最正確精要的,其餘也都會通。再者,因為智慧的深度不一樣,所以廣行就會隨之不同。沒學第二轉法輪,第一與第三轉法輪,都不會通,不僅不會通,還會毀謗它們。
 
  同理,只學第三轉法輪,也會有相同的情況發生。然而,學習了第二轉法輪,我們不僅會明白最究竟的道理,清楚自己的目標,而且對於第一與第三轉法輪,也可以通。所以,學習第二轉法輪,非常必要。

 
  學習第二轉法輪很重要,是不是代表我們將般若經拿出來,翻一翻,就可以懂呢?看不懂的!別說現在,就是二千一百多年前,直接看得懂的人,已經沒有了!正因如此,導師釋迦牟尼佛知道他圓寂後的四百年,無一眾生能直接看得懂般若經,眾說紛紜的解釋,都無法闡述出佛陀的真意。

 
  因此,佛陀才授記龍樹,指明龍樹解釋的可信性,大家應跟隨他。今天,我們跟著龍樹學習中觀、學習般若經的內容,主要就是這個理由。

 
  學第二轉法輪,見解上,與第一和第三法輪不同,但廣行上,則相同。不過,真正修廣行時,見解的不同,會影響廣行的深、廣、力量上的差別。例如修菩提心、大悲心,有空性慧與無空性慧,差矣!不能說大悲心、菩提心有差別,而是解釋大悲心與菩提心時,背後的見解有無空性慧,會影響到大悲心與菩提心的品質。因此,學習第二轉法輪時,配合修廣行,結果將更深、更有力量!

 
  不論是主張第一轉法輪的毗婆沙宗與經部宗的小乘見解,或第三轉法輪的大乘唯識宗,當他們修廣行大悲心菩提心時,不可以說他們修的不對,而是說它們的深度、廣度與力道上,不及中觀宗。以中觀的深見去修廣行,結果完全不一樣。

 
  因此,若要跟隨第一或第三轉法輪,我們是不是得先觀察:「他們的見解正確嗎?」、「廣行的學習上,他們有沒有錯?」他們廣行的學習,沒有錯,只不過深度不足、力量不夠。以中觀深見來修廣行,最有深度、最有力量、最有效果。

 
  總結來說,一位大乘行者或大乘說宗義者,跟隨第二轉法輪、跟隨龍樹中觀見解,非常重要。不論為了修深見的法也好,為了修廣行的法也好,都很重要。

【取材自雪歌仁波切講授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20070716》、《中論前行20060227》《宗義寶鬘20050205》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