帳號:
密碼:
 
法海點滴 道次第 學習上士道,才能正確實修下中士道
學習上士道,才能正確實修下中士道 閱讀人次:30658
 

成佛的關鍵,為何是菩提心,而不是三大阿僧祇劫資糧的累積?


佛陀的這個果位,是斷除一切過失、圓具一切功德、一切完全圓滿具足的果。這樣的果,是由無邊的因來的。為什麼用三大阿僧祇劫去聚集的因,能成辦這無上的佛果位?關鍵在於:三大阿僧祇劫中,廣大行的學習、無邊資糧的累積,是從一顆心的動機而來。這顆心的心力愈強大,才有辦法在三大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裡,學習無邊的廣大行。所以,最根本的關鍵,在於心。如果這顆心的動機,能使這顆心的力量增強增大,以此為緣,才能在三大阿僧祇劫中學習六度等無邊的廣大行,心的能力才能因此展現。


讓心的能力無限開展的,是菩提心。有這樣的心,才能有其後的行。這是為什麼說,成佛最根本的關鍵,是菩提心。


佛陀的各種開示,都是為成辦菩提心而說


佛陀在三轉法輪中,開示大、小乘的法,有了義與不了義的各種開示。原因,雖然與所化機根性不同有關,但最主要還是因為,佛陀要安置一切有情於究竟無上佛果位的緣故。這樣做,最根本的原因,是菩提心。


為了讓菩提心能生起,對小乘行者而言,首先要生起的是出離心;對於已生菩提心者,為了幫助他成辦目標,所以必須有六度的學習。對一般世間人而言,為獲得增上生,所以要斷除十惡業、行十善業,因此而開示業果的安立。但,之所以開示業果道理,目的,仍是希望有情的心量能漸變寬廣,而後生起出離心,進一步生起菩提心。因此,我們可以說,佛陀所開示的一切法,無一不是為了成辦菩提心而說的。


達賴喇嘛尊者曾這麼說過:佛陀所開示的法,有些是為了菩提心的生起而說,有些是為成滿菩提心願而開示行持的道路。佛陀的一切法,都是為了「菩提心未生令生,已生者輾轉增上」這個目的而說。《入行論》裡也說:「是拌正法乳,所出妙醍醐」。所以,佛陀所開示的八萬四千法蘊中,最最精華、最最究竟的目的,就是菩提心。


道次第最後指向的目標,在菩提心


因此,這二本厚厚的《廣論》《略論》裡,雖然篇幅很長,引用的經典很多,但是,它們所指向的目標、最終的目的,是菩提心。關於這點,我們一定要知道。


《廣論》《略論》都來自於《道炬論》。阿底峽尊者在這部論裡,只花一、二頁講下中士道,整個重點,都放在上士道。正因為《廣論》《略論》都是《道炬論》的解釋,所以,這個重點,我們一定要很清楚:最重要的關鍵,是菩提心。否則,花了好多年在下、中士道轉,人生就這樣過去,真的很可惜。阿底峽尊者、宗喀巴大師著述最主要的目標,我們不懂得去掌握,只在底下瞎轉,只針對不共下士、不共中士去實修,由此種下這樣(唯下士中士)強大的習氣,那麼,就會有「成佛路遙」的危險。本來,應該是愈學,離成佛愈近,結果,卻愈學離得愈遠。


透過對上士道的聞思修,愈清楚如何實修共下、共中士道


在學習下士道、中士道時,若要懂得如何把「下士道與共下士道一起修」「中士道與共中士道一起修」,那麼,就一定得學習上士道。學習上士道,才會懂得如何正確實修下士道與中士道。透過聞,了解不了解的;透過思,受用未受用的;透過修,執持未執持的。所謂「透過思,受用未受用的」意指,經過思惟,才能親嚐、受用法味。「透過修,執持未執持的」指的是,經過實修,這些法,才能在你的心相續中安住,法,與你的心,才不會是分開的二回事。


透過對上士道的聞思修,你對於如何把下士道與共下士道結合而修的方法會愈來愈清楚。比如,在《入行論》一開頭講到:「暇滿人生極難得,既得能辦人生利,倘若今生利未辦,後世怎得此圓滿」。聽到「暇滿難得」,就要馬上與菩提心結合:我們擁有生起菩提心的能力,所以,我現在所得到的暇滿,是能成辦特別殊勝義利的。這種想法,緊扣著菩提心的這個目標,如此一來,你對於暇滿的思惟,就成了共下士道。


要想知道這樣的思惟方法,就必須先對上士道有一些體會。要有體會,就必須經過聞與思:菩提心是什麼?菩提心,在我還在輪迴中流轉時,對我有什麼幫助?菩提心,它有什麼樣的能力,能讓我脫離輪迴、成就佛果?這些,在《入行論》的第一品及第三品中都有提及,《集學論》中也有。


未能實修共中、下士道前,更應好好學習上士道


當了解菩提心的利益後,接著就要了解學習菩提心的方法。這個部份,在《道次第》中有。當了解菩提心,對菩提心產生很大的勝解,如此,在學下、中士道時,便會知道如何學習「共下、共中士道」。所以,若想著「我連下士道、中士道都還沒學好,都還沒能好好實修」,以此為理由而阻止自己學習上士道,這是不對的,不該這樣想。


n 佛陀的各種開示,都是為了成辦菩提心而說。《道次第》亦然。

n 要懂得掌握阿底峽尊者、宗喀巴大師著述最主要的目標:成就菩提心。

n 要知道如何運用上士道的思惟,輔助下、中士道的實修,使得這實修,成為共下、共中士道,之前,就必須先對上士道有一些體會。

n 仁波切在這段開示的架構是

  • 菩提心是成佛關鍵
  • 佛陀一切開示都是為成辦菩提心而說
  • 由於《道次第》亦以成辦菩提心為核心,所以學者一定要掌握這個重點!
  • 靠著對上士道的聞思,使得下士、中士道的實修,不會反而落入「唯下士道」「唯中士道」的習氣養成。
  • 以「暇滿如何結合菩提心而修」為例子說明。
  • 結論:即使下、中士道還沒學好,現在就要去了解學習菩提心的方法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取材自雪歌仁波切講授《道次第略論20061231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