帳號:
密碼:
 
法海點滴 生活 & 佛法 如何不生氣?
如何不生氣? 閱讀人次:34692
 
  菩薩的行持中,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。大悲心,一種利益他人之心;瞋恚,卻是一種傷害他人的心。所有煩惱中,最嚴重的害心,就是瞋恚,與瞋恚煩惱鬥,是菩薩實修中最重要的一環。

  實修安忍,必須在瞋恚來的時候才能進行。沒有瞋恚,就無從安忍。

  但是,要在生氣的當下,遮止瞋恚,是很難的一件事情!然而,沒有一種罪惡更勝於瞋恚,它又會對我們造成莫大的傷害,因此,無論多麼困難,都要努力修安忍。

  如何讓自己永遠不生氣?方法就是,實修瞋恚的對治品--安忍!

  沒有任何實修更勝於對治瞋恚!因為,沒有任何傷害,更大於瞋恚,能對治最大的傷害,就是最重要的實修。能斷除瞋恚的,是安忍。因此,我們必須透過各種方式,讓自己精進實修安忍。

  要學安忍,必須思惟瞋恚的過患。

*一瞋能摧毁千劫所積聚*

  《入行論》云:「一瞋能摧毁 千劫所積聚 施供善逝等 一切諸福善

  一劫,可分為成、住、壞、空四個階段,「住」劫再分為「增劫」與「減劫」。佛僅出世於「減劫」。我們現正處於減劫之中,因其間有千佛出世,此劫又稱「賢劫」。我們正值第四尊佛的時代。這樣算下來,光是一劫,就是很長的一段時間。而千劫,則像無盡之遙了。

  「一瞋能摧毁 千劫所積聚」,瞋恚摧毁善根的方式,很恐怖的。

  比較一下自己「想幫對方」與「瞋恨對方」的心理狀態中,力道的差異。我們雖有助人的善心,然所行之善,多屬略施小惠,例如給別人一點錢、一點幫忙…..為別人的心,頂多只有百分之一,甚至,有時是為了自己,才去幫助別人,遑論為了他人捨棄自己。

  不過,若瞋心一旦生起,為了自己,我們不僅會勇敢的捨棄對方,甚至是永遠捨棄、連根鏟掉!

  過去,我們雖「一直」努力造善根,但力道其實很輕,大概只有幾「兩」重!然而,當「為了我自己,我可以永遠捨棄你」的瞋心一旦生起,力道卻像幾「噸」那樣重。這種重量一丟下去,天秤另一邊輕量的善根,就被彈走不見了!「千劫所積聚」是這個意思。

*瞋恚的壞處與安忍的好處*

《入行論》云:「若心執灼瞋 意即不寂靜 喜樂亦難生 煩燥不成眠」

  瞋恚,會讓內心不快樂;一生氣,自己馬上產生苦受,攪亂了內心的寧和。不僅是心,身的安樂,也不見了!

  生氣會生病。即使不立刻生病,但疾病的大門已經敞開。氣、血、循環等,生氣時會阻塞、僵硬、悶住,呼吸不順、不該呼氣時呼、不該吸氣時吸。生氣時都會這樣,病因從此開始。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過患,大家都有經驗吧?

  《入行論》云:「瞋令親友厭 雖施亦不依 若心有瞋恚 安樂不久住」

  一個愛生氣的人,不僅自己不快樂,周圍的人,即使必須仰仗他給予工作、薪水的僕人,也不會喜歡他。更壞一點的僕人,你對他生氣,可能反被他殺害。

  我們常聽人說:「雖然他幫了我很多忙,但是他脾氣太差,沒辦法跟他相處在一起。」、「這個老師雖然很好,但是太愛生氣、管學生太嚴,所以我們沒去跟他學。」就是這種情形。

《入中論》云:「使色不美引非善 辨理非理慧被奪 不忍令速墮惡趣」

  人一生氣,臉色立刻不好看,任誰看了,都不會喜歡。生氣,不光讓人暫時不美,漸漸地,會愈來愈醜。生氣讓他看別人都不美又不好,造了這種業,來世會讓他生得很醜。

  醜不醜,其實就是看起來舒不舒服、喜不喜歡罷了。修安忍,對別人有慈愛心、有喜歡別人的心,如此,大家都會喜歡你,都會想多看你一眼。持續保持這樣的心,展現出慈愛的面容,經年累月,即使愈來愈老,仍讓人一看就喜歡。來生,自然會感得令人歡喜的身形。

  人一生氣,智慧也不見了!智慧與善心在生氣的當下,就像電腦當機,全當了!反之,修安忍,智慧會增長。把愈多的人放在心裡,為他們著想,就會從很多的角度去看事情。因為要考慮的事情多了,智慧自然增長。

  例如,內心慈愛每一位眾生,就會站在對方的位置上替他著想,漸漸地,就有能力站在每一個人的立場去看事情,智慧也就增長了。來生,必定投生善趣。

  《入行論》云:「精勸滅瞋者 享樂之後世」

  安忍,不只能帶來今生的安樂,也能帶來後世的安樂。

  何謂「安忍」?當別人傷害你,你卻打從心底不生氣,全然接受,內心的寧和,絲毫不受干擾,甚至,還能生起慈愛之心,這才稱之為修安忍。如果,對於傷害,內心其實很憤怒,只是隱而不說,不叫修安忍。

為什麼會生氣?

*生氣的步驟*

  碰到不悅意的對境→ 以分別心增益它→ 生起痛苦的感受→ 內心錯亂(即瞋恚)

  首先,必須遇到一個不悅意的對境(令人不喜的人事物),不悅意的事不一定都發生在敵人身上,有時父母、孩子也會讓我們不高興。

  接下來,於不悅意的對境,我們會以分別心去增益它(擅自增減對境應有的樣子),或說,把錯誤的分別心加到這不悅意的情境,超過它本來應有的分量(非理作意)。

  此分別心生起後,令我們生起苦的感受,繼而使內心錯亂,即稱為「瞋恚」。內心的苦受愈強,瞋恚的力道就愈強。

*平息瞋恚的秘訣*

  增益不悅意境的強弱,會影響到苦受的程度。因此,對於不悅意境,盡量消除妄想分別,使力道變小,十分重要。做得到的話,完全鏟除不悅意境的感受,把不悅意的對境,視為悅意!如此一來,苦的感受,就能完全消除,從苦受而生的瞋恚,自然隨之而去。

  事實上,的確是存在著讓我們不歡喜的對境,但放著就好(不否定它)。因為,不歡喜的對境還不會太令我們生氣,真正令我們生氣的,其實是來自於自己擅自增益、添加的部份。

  所以,有時,只要去除擅自增益的部分,就能平息瞋恚。或者,能將不悅意的對境視為悅意,那麼,不悅意境被增益的部份,當然發揮不了作用,如此,也能使瞋恚平息。

  要讓瞋恚平息,最根本的道理就是「消除對不悅意境的增益」。消除的方法有二種,一種是只要消除增益,不必轉變不悅意境的體性;第二種作法,則是將不悅意境轉化為悅意境。

  第二種作法,把不悅意境整個轉化掉,那個被增益的部份,當然也就不存在了。所以,二種方式,作法雖不同,但根本的關鍵是一樣的。

*追究生氣的原因*

  或問:「為什麼遇到不悅意境,我們會生氣?」

「會生氣」的我們,把「我是存在的、成立的」(我執)這一點看得太重要!因為我執存在,一遇到不悅意對境,就生氣了。反之,這一點輕輕略過,碰到再大的不悅意境,也不會生氣。

  「我執」,才是瞋恚、生氣最根本的原因。

  如果所謂的「我」並不存在,就像枯木、鐵,沒有一個老是想著「我」的思考者,無論你對它做了什麼,它都不會生氣。同樣的道理,當我們去除了內心的我執,無論遇到多麼不悅意的對境,根本不會生氣!

  阿羅漢與菩薩滅除瞋心的方法,並不相同。

  菩薩的作法是將不悅意的對境,改成悅意的對境;阿羅漢則不這麼做,他們認為只要把增益的部份遮除就可以。不過,這種說法也不完全對。有時,我們覺得不悅意的對境,對他們而言,卻是悅意的。尤其是菩薩,他們運用慈悲心,將不悅意境轉化為悅意境。這部份,只有菩薩做得到。

《入行論》云:「強行我不欲 或撓吾所欲 得此不樂食 瞋盛毁自他」
     「故當盡斷除 瞋敵諸糧食 此敵唯害我 更無他餘事」

  不快樂愈多,瞋恚就愈大。如此說來,不快樂,似乎是瞋恚的食物了。吃下愈多的不快樂,瞋恚的力道就愈大。

*瞋恚的食糧:苦受*

  因此,我們必須要消除瞋恚的食糧,即「苦受」。

  瞋恚這個敵人,所帶來的傷害,無人能出其右。要消滅它,必須先滅除它生起的因(苦受)。我們要努力使苦受不生,苦受不滋長。

  或問:「為什麼我要生起苦受?它不是只會讓我不快樂嗎?」
     「生起苦受,難道能幫助我?讓我做到想做的事情?」

《入行論》云:「遭遇任何事 莫擾歡喜心 憂惱不濟事 反失諸善行」

  事實上,苦受,只會令我生氣,一生氣,累積的善根,都被燒掉了,並且心相續中的善,也會損減。

  因此,無論遇到什麼,就算是最壞的情況,都必須接受、面對。不歡喜、排斥,除了會擾亂我們的心,完全沒什麼助益。因此,最好的辦法,就是去修歡喜心。

  你會發現,此處對於「苦」的解釋,非常不一樣。「苦」,有時是指外在對境(苦境),有時是內心的感受(苦受)。做為瞋恚的因,「苦」指的是內心裡苦苦的感覺。

  一般而言,雖然是由外在的苦境而引生內心的苦受,但我們仍然可以想辦法不讓苦受生起,相反地生起樂受。

《入行論》云:「若事尚可為 云何不歡喜 若已不濟事 憂惱有何益」

  碰到不好的事情,如果生起苦受能幫助解決困難,那麼,生起苦受再正當不過了。但事實上,苦受,完全無助於情況的改善!自己內心受苦,一點用處都沒有!因此,面對苦境,千萬不要不歡喜。

《入中論》云:「最初說我而執我 之言我所則著法 如水車轉無自在」

  令人生氣的對境,從何而來?

  首先,要有一個令人生貪的對境存在,例如自己喜歡的、想要成辦的事情…等。如果有人阻礙或擋到我們獲得想要的東西,自然會生瞋。使瞋生起的對境,就是我們所貪著的東西,一旦出現了阻擾者,內心會生起苦受,於是就生氣了。

  因此,生貪的對境與生瞋的對境二者,先貪,後瞋。

          《取材於雪歌仁波切講授《入行論20050828》